2022年“柳州工匠”事迹材料
杨雪飞 女,1974年6月出生,群众,汉族,本科,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换流站值班员,高级工程师;
简要事迹:杨雪飞依托云大物智移手段,进行变电站设备智能监控技术研究、机器人巡视、无人机自动巡检等技术攻关,成果在国内多个变电站推广应用,有效解放劳动生产力达60%。她带领团队攻克500kV换流阀TCU单元重大生产隐患、日本三菱断路器并联电容设计缺陷、桂中换流站直流神马支柱绝缘子批次性缺陷等重大生产难题50余项,节约资金近2000万元。
在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工作岗位上倾注了巨大心血,刻苦钻研,坚持做工作的“有心人”,创造了6万余项倒闸操作、500余次事故及异常处理无一差错记录,作为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主持实施科研、技改项目110余项,累计创益6000多万元,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她用踏石留印的毅力把自己修炼成为南方电网公司高级技能专家、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
宁 云 男,198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大专,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电焊工,工程师;
简要事迹:宁云2006年加入柳工,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电焊工,2015年至今聘为柳工焊接技能大师,2020年聘为柳工大学技能中心内训师。现主要负责焊接机器人操作、编程、人员培训、管理、保养、疑难问题的解决、故障处理等相关工作。多年来,勤恳敬业,刻苦钻研,凭借出色的操作技能,先后获得公司级、省市级、国家级焊接职业技能比赛一等奖。在“2020年全国机器人焊接职业技能竞赛”中个人总成绩第一名,取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项目“提高挖掘机动臂、斗杆、底架焊接机器人可焊率”获得广西重工业先进工艺工装二等奖。注重个人技能提升,除常态化学习外,还通过努力入选参加德国焊接机器人工艺培训,并将所学内容与同事分享。同时,协助同事进行技术攻关并有效解决问题。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近五年来带徒和传授技术的人员达52人,且多名徒弟获得焊接类竞赛奖项。
莫勇求 男,1988年11月出生,群众,汉族,本科,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热轧厂技术员,高级工程师;
简要事迹:莫勇求始终坚持技术上的创新、改进等。积极带领团队多次解决现场技术难题,为集团降本增效、人才培养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进口垄断设备价格贵、故障高的难题下,积极带领团队研究国产化方案,完成国产化设备的安装并通过程序编程实现信号采集,实现了进口垄断设备的国产化改造,直接降低了备件成本700多万元。作为集团内训师,该同志充分发挥了“传帮带”的带头作用,利用师带徒活动先后与多名徒弟结对子,使徒弟快速成长并达到岗位工作要求。作为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指导老师,指导的多名职工选手在全国赛等各类竞赛中斩获佳绩,其中培养的一名职工获得了申报全国技术能手资格,该同志在2018年度参加的全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获《PLC应用》项目决赛冠军,在2020年12月参加的全国设备点检管理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全国亚军。近年来该同志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广西五一劳动奖章”“柳钢工匠”及“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余精平 男,1987年7月出生,群众,汉族,大专,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焊装工,技师;
简要事迹:余精平,汽车维修工技师,车身钣金修复领军人物,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及广西技术能手称号获得者。他拥有扎实的车身修复理论知识及高超的实作经验,曾在竞赛中获广西区车身修复第一名、柳州市车身修复比赛二等奖的佳绩。负责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河西基地车身、涂装、总装车间故障车身钣金修复及技术指导,并设计车身钣金件拉伸装置,钣件弧形锉,多功能钣金撬棍、车身测量卡板等十余种车身修复工具,提高车身修复精度及车身修复效率。他开发《车身钣金返修技术》《车身板件焊接技术》等课程培训各类钣金技能人员350余人;培养徒弟韦桥端获得区级车身修复技能竞赛第二名,陈国俊获得市级车身修复三等奖;覃松岭获得公司级第一名的成绩。余精平参与车间技改项目2021年累计优化43人,参与设备进行精益管理改进节约用电77万kwh/年。累计技术改进节约共计593万元。
莫崇兵 男,1974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壮族,大专,柳州赛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整车售后及三包分析技工,高级技师;
简要事迹:一、提升自我、勇于挑战:1、2008至2012年间,积极参与发动机装调技能竞赛,并获得名次及荣誉称号,其中国家级2次、区级1次、公司1次;2、2013年获公司总经理专项奖“技术能手”称号;3、荣获赛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21年度“赛克工匠”称号;二、立足岗位、创新创造:1、自主研发B15发动机铝制油底壳拆解液压工装,获得广西装备工业先进工艺、工装成果三等奖,节约成本80872元/年;2、自主设计制作发动机机油过滤净化装置,累计节约厂内维修机油损耗成本152640元;3、设计改进整车返修举升小车,解决人机工程安全隐患,节约金额约92031元;4、自主设计制作变速箱故障诊断工装,快速辨识CVT变速箱故障问题,提升返修工作效率;
三、授业解惑、薪火相传:1、担任发动机装调工培训师,开发教材7门;为车间培养50名高级工,12名技师,2名高级技师;2、组织培训员工参加市级发动机装调工技能竞赛,获得一等奖3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3、导师带徒10人,其中2人在市级、8人在公司级发动机装调比赛中获得名次,1人成长为工段长、3人成长为班组长、2人获得公司特聘技工;4、荣获公司总经理专项奖“优秀培训师”称号;5、获得发动机装调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
何海峰 男,1976年4月出生, 群众,汉族,本科,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术培训专员,高级技师;
简要事迹:何海峰长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为柳工培养一线服务人才。不忘初心秉承工匠精神,只为把柳工这一中国民族品牌推向世界舞台。十六年如一日驰骋在柳工海外市场,从一名一线技术工人逐步成长为柳工国际服务队伍中的佼佼者,工程机械维修里为数不多的,知行合一,干出来的工程机械维修“技能大师”。主持参与了以下标准编写和项目:
柳工大学工程机械维修工资质认证 《装载机高级工教材》课程编写。柳工国际工程机械维修工的中级和高级服务资质评审标准编写。933E挖掘机、870H装载机、862H装载机、915E林业机,产品推介视频。柳工装载机交机视频、挖掘机交机视频、压路机交机视频。柳工装载机维护保养视频、挖掘机维护保养视频、压路机维护保养视频。柳工-柳职的校企合作,海外版工程机械维修课本教材编写,包括:《装载机服务资质》、《挖掘机服务资质》、《传动件和液压部件》、《发动机》、《工程机械基础》
国内校企合作方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工班”,授课214课时,85人。海外校企合作方面: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培训师”授课115小时,6人。
游新亮 男,198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本科,广西汽车集团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工程师;
简要事迹:游新亮工作至今,一直从事技术方面工作,先后攻克公司机器人自动涂装线、自动海绵发泡线、阴极电泳线、机器人焊接工作站、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线、激光切割机、厢板层压机技术等自动化产线技术保障难关,吸收新技术,磨炼了技术技能。带领团队完成了ABB机器人焊接站自动化改造、涂装线机器人旋杯双成形空气自主改造、公司AGV小车自主研发、利用现有机器人自动线及工作站进行产品柔性混线生产改造、单层货柜顶盖自动单面点焊设计集成等20余项自动化改造工作及60余项现场改善工作,为公司节约成本约三百余万元。组建先模创新工作室,从事线控底盘系统开发及无人驾驶产品研发制造相关工作,组织开发系统化成套课件,组织开展培训。
易西俊 男,1979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本科,柳州市柳州饭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行政副总厨;
简要事迹:易西俊,1999年进入柳州饭店工作,历经磨砺23年2018年获中国饭店协会“中国烹饪大师”称号,2021年荣获“广西技术能手”称号。2021年10月,易西俊自创的螺蛳菜“包螺万象”参加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螺蛳美食节“螺蛳菜品大赛”获得铜奖。10月下旬,易西俊参加自治区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螺蛳粉烹制”比赛项目荣获一等奖。易西俊带领团队研发出以“丹荔传奇”“一品脆皮鸡”为代表的粤菜新品和“螺蛳全家福”本地新菜受到市场热烈反响。2022年,他主导研制柳州饭店“金牌螺蛳粉”预包装产品正式投放市场,原汁原味的酱料包配置,赢得了高端消费者的热烈追捧。在他培养下,厨师吴宗贵、韦森参加2021年柳州市首届“龙城杯”技能大赛,分别获得螺蛳粉烹制项目一等奖、三等奖。同时,他作为职业鉴定考评员参与柳州市餐饮技能职业鉴定工作,助力柳州市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工作。
莫求呈 男,1988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本科,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班组长,高级技师;
简要事迹:莫求呈毕业于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7月进入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车桥车间从事数控加工工作。在这13年间他从一名数控机床操作工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班组长,参加数控技能竞赛提升专业技能和技术水平,班组管理工作提升管理能力、培训能力和改善能力。他参加两届广西区数控技能大赛,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并荣获“广西技能手”称号。
2013-2021年共计有带8人次学徒获得市级以上技能竞赛荣誉;组织和指导班组长开展改善活动,其中车《桥车间机加工重要特性CPk值提升课题》《新440/400减壳夹具改善》《主减装配效率提升课题》三个课题项目间接降低成本248.25万元。
卢远西 男,198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 ,汉族,本科,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段长,高级技师,助理工程师;
简要事迹:卢远西,工作16年以来,在新能源汽车装调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术,累计解决新能源汽车返修疑难问题15890个,无法上电故障38项问题,攻关新能源KIWI/E50车型,自主改造首台新能源车实训平台,电路控制系统培训台2个,解决112个工艺装配困难点,创造经济效益155万元; 自主开发新能源辅助工具开发28项,主导新能源产品柔性项目创新改造18项,主导新能源E100造车策略3项,首例整车绝缘检测新模式应用,保障能力提升8%;导师带徒11人,其中荣获全国第四届乘用车汽车装调职工技能竞赛个人优胜一等奖1名、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全国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3名、广西技术能手2名;2020年“柳州杰出工匠”1名;与校企共建开办装调技师班6期,兼职各大院校、柳州市公训楼老师,培训学生2280余人,培训课时285小时。
李 琪 男,1992年6月出生,群众,汉族, 本科,广西汽车集团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专家,技师;
简要事迹:李琪参加工作以来,通过自主集成柔性改造,成功实现公司多条自动线兼容多种车型产品混线生产,节约大量委外改造成本。独创的“二分法”自动线DeviceNet网络故障快速诊断法,将复杂的网络故障快速定位,节约了大量宝贵的维修时间。研发的高速辊床无线通信应用,成功解决了该设备现场通讯故障率高的难题,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主导完成创新技改项目8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级荣誉2项、自治区级奖项6项、市级奖项15项,累计为公司贡献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他曾荣获2019年第三届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二等奖、2019年第一届广西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第一名、2021年第七届全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第一名、2021年柳州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第一名,荣获“广西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李琪开办了柳州市“企业服务年”之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培训班,培训提升柳州市30多家中小企业职工机器人系统运维技能,帮助解答中小企业职工工作中相关疑难问题及并提供技术支持。作为高技能人才被校方签约引进,被聘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控制产业、学院产业高级技师,被自治区教育厅聘请担任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员。
黄大星 男,1987年9月出生,群众,壮族, 本科,柳州市龙杰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调试员,高级技师;
简要事迹:黄大星,广西靖西市人,在柳州市龙杰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调试员,主要负责的工作有单元线数控车床和冲床的调试以及加工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产品,运用数控技术进行程序优化,加工的刀具线路和刀具优化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在工作期间经常协助技术部门做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加工,主要负责的工作是,新产品的调试工作和产品程序加工的编辑。在工作期间,曾多次参加和数控车工专业相关的大赛,在比赛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曾多次获得优异成绩代表广西去参加全国大赛,在大赛过程中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交流获得过程中获得了更先进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较强的机械基础、机械设计能力,对数控车工的加个工艺有自己的分析能力。在未来我将以充沛的精力,刻苦钻研的精神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努力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宋绍永 男,1974年12月出生,群众,壮族,中专,柳州市银瑞车业有限公司设备科班长,技师;
简要事迹:由于公司产品产量增加,现有的焊接设备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为了减少设备的投资,宋绍永自主研发生产焊接设备座式气动电阻点焊机,生产出来的焊机参数满足了产品质量要求。他改善了公司各种老式液压机设备的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使运行节拍效率提高、故障率降低,通过生产运作认证效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升了20%-30%。宋绍永设计坐标系废料收容车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减少了废料周转率。公司在焊接零件时漏装、漏焊等方面造成顾客投诉,也作了改善,在各种焊接设备安装了自制的防错控制器,在工装夹具安装防错检测探头,还能和焊接机器人并行防错运行自动功能,实现人工和机器人兼容防错检测探头,提高了产品质量。
蒋 忠 男,197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大专,升禾城市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维修工程师,高级技师;
简要事迹:蒋忠坚信“汽修技术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中,我能上任就能胜任”,1997年从广西大学汽车运用工程专业毕业后,为了尽快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当中,不计报酬、不计时间、不拈轻怕重,什么脏活累活都一样同心的去干好,不会的就虚心向师傅请教,刻苦专研维修技术,从不放过一个动手操作的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蒋忠熟练的掌握了各类汽车和工程机械的维修工艺和技能,一些难度较高的维修及保养问题不断被攻破,一步步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从开始参加工作的那一天起,骨子里一直延续着肯吃苦、肯专研、肯牺牲的“老黄牛”精神,精湛的修理技术和忠厚老实的为人很快就赢得了同事的认可和领导的赏识。一次次的先进生产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就是最好的诠释。曾经荣获来宾市劳动模范称号、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来宾市工艺工装一等奖、自治区设备改造成果一等奖。
佘晓龙 男,199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中专,广西七色珠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珠光经理;
简要事迹:佘晓龙从事珠光颜料行业技术研发工作12年,具有非常资深的专业知识,于2019年荣获“鹿寨工匠”荣誉称号,长期致力于珠光材料新产品以及产品工艺技术优化的研究和开发。佘晓龙在工作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大大推进了相关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为公司快速发展和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累计完成多个研发和工艺优化项目,完成了合成珠光颜料、汽车耐候级珠光颜料、化妆品级珠光颜料等多个系列的高端产品研发,这些产品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为公司开拓国际市场取得较佳的条件;本人主导的工艺优化项目“复合碱替代液碱”项目成功实现,每年可为公司节省生产成本1000余万,为公司持续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了重大作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储备。
谭裕明 男,1986年12出生,中共党员,汉族,本科,安琪酵母(柳州)有限公司生产二部部长;
简要事迹:谭裕明10年来专注酵母及抽提物工艺专业技术领域,求创新,降本增效。自2012年9月加入安琪以来,从一名普通操作工一步一个脚印,至今成才为部门负责人。在日常工作中我时刻保持对待工作的“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初心,积极推进技改创新工作;自2013年开始,坚持以技术改进为导向,先后参与完成了酵母单罐产量提升10% ;2013-2016年YE生产部节水项目,生产水耗下降10%以上,实现年成本节约334万元; 2017年二期工程建设通过优化分离机组合,使吨酵母水耗,再下降3吨,年废水处理节约成本100万元; 2018年开始通过优化发酵工艺,使高蛋白酵母生产合格率提高到90%以上,并同步提升单罐产量,年节约成本70万元;2017-2021年参与“高核苷酸YE产品降本增效项目”等公司重大技术创新项目,高核酸产品成本下降3000元每吨,年节约成本500万元。
杨云东 男,1979年11月出生,群众,侗族,初中,柳州市杨氏木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柳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简要事迹:在传承实践中不断突破创新,作品模型被中华木工委、广西民族大学博物馆等收藏。近几年,在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各类学校以及线上开展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讲座及课程,累计人数已超过一万人次。从2017年开始,陆续被鱼峰区教育局、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三江中学、广西科技大学聘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专题培训老师、客座讲师等。2021年受邀参加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成就展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现场演示,受到中央代表团、自治区领导赞赏,为侗族人民争得了荣誉。
侯芳妮 女,1984年7月出生,群众,汉族,本科,广西觅语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柳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简要事迹:侯芳妮2018年 组织研发“双面剪纸绣”。将剪纸绣跟双面绣结合,尝试了新的表现形式--双面剪纸绣。在通透的真丝绡上做剪纸绣,正面有浅浮雕感,反面平整精致。做成的书签、胸针、团扇、摆件、屏风等,正反面有不同的欣赏感受,也在产品品类开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并申请发明专利,初步通过审查合格通知书下的《GG19482122A-发明专利申请初步审查合格》。
社会影响及主要成就:
(1)2018年开始开展“走遍三江”寻找民间手工艺和手艺人活动,协助院校研学活动,挖掘村寨优秀手艺人,并与三江南站社区贫困户合作制作旅游产品线上销售。
(2)2019年作品《剪纸-暗香》《芦笙赛》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19广西艺术作品展览。
(3)2010年-2020年间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并获得奖项12项,其中国家级奖项金奖1个、银奖1个、铜奖4个,省级金奖2个、铜奖1个。
(4)长期带5名徒弟:马艳妮、赵菁菁、蒋莉、莫柳娟、于桂芳。赵菁菁已经是刺绣高手,开了自己的工作室。2019年举办两次刺绣培训班,向绣娘传授刺绣技艺50人次。2020年10月15日在三江县良口乡培训绣娘60人。
吕宗辉 男,197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大学,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师,广西工艺美术大师;
简要事迹:吕宗辉,广西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广西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1990-1994年在上海读大学期间学习寿山石雕刻,主要题材有古兽、人物、草虫。依石形制成印章、手把件、摆件。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摸索及创作,熟练掌握从原石设计,雕刻,磨光直至完成一件作品的全部工序。并且在相石构思,巧掩瑕疵,依形就势,取巧分色等创作经验的积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2005年开始用橄榄核进行雕刻,主要作品有十八罗汉手钏,观音,古兽等作品。2010年开始玉雕创作,率先采用本地的大湾蜡石雕刻材料进行创作,不断创新,积极参加柳州市有关部门推荐的各类工艺美术展览及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推进及提高柳州市工艺美术水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0多年坚持运用多种材料进行手工雕刻的工作,只因源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在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过程中,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作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摒弃心浮气躁,尤其是在作品“开丝”工艺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秉承“熟能生巧”的传统,不断提高自己的工艺水平,给作品注入灵魂。
近年来采用本地的大湾蜡石雕刻材料进行创作,不断创新,积极参加柳州市有关部门推荐的各类工艺美术展览及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5年7月与广西工艺美术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学校带徒授课,推荐覃一朗同学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石林处继续升造学习。2018年2月到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学带徒。为推进及提高柳州市工艺美术水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唐巧英 女,1963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侗族,大专,广西融水县鑫伦苗艺有限公司负责人,柳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织锦)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简要事迹:一、搭建“苗锦”培训平台,实现文化惠民
为了提升融水县非物资文化遗产“织锦”项目的传承能力和水平,促进非遗文化回归生活,下基层、进校园,进残疾人基地,推动传承文化振兴,实现非遗文化氛围浓厚、民众受益
二、“三位一体”宣传法,弘扬“苗锦”文化
先后成立融水县爽斗伦工艺织锦加工店、广西融水县鑫伦苗艺工艺有限公司,创建融水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的苗族织锦坊、广西传统工艺孵化中心融水县苗族织锦传习体验馆、非遗学堂3个培训基地,学员从博士生到幼儿园小朋友、贫困户,免费办培训班60余期,培训学员1000余人,涵盖异地扶贫搬迁户,惠及党群1300余人次。让大家在家里既可以带娃又可以做手工,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增收致富。她推送培训织锦制作过程视频60余个,参展1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参展作品60余件。指导学员们研学苗族织锦课题,参加比赛并获奖。制作 “苗锦”教学视频通过南宁师范大学的媒体平台转播,让泰国学生学习中国的苗族文化。
三、多年耕耘见成效,奋力书写新篇章
截至目前,唐巧英制作的织锦手工作品获很多荣誉:4项获得国家级苗锦外观设计专利证书,3项获得国家版美术作品登记证书,6个注册商标。2018年至今,制作的各类苗族织锦作品获奖共计10余次,金奖3个,铜奖5个,银奖1个,鼓励奖1个,优秀指导奖1次,这些优秀作品受邀展览30余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