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市职工读书征文选登】薪火相传的“工”字印记: 从职工到“职工之家”的百年跨越

来源: 柳州市总工会  |   发布日期: 2025-08-14 13:15    |  作者: 赵崧池

百年风雨兼程,百年薪火相传,2025年,我们迎来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 周年的光辉时刻。中国工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亿万职工,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翻开家里的一本本书籍,我不禁思绪万千,从《红色足迹:中国工会从这里走来》中镌刻的工运历史,到《中国劳模》里鲜活的奋斗群体,再到新时代工会“职工之家”的记忆缩影,一个个劳模故事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工人队伍建设与工会组织发展的征程。

一、工运火种照亮初心:工会关怀铸就外公教师梦

翻开《红色足迹:中国工会从这里走来》这本书,上海弄堂里印刷工人罢工的呐喊、广州街头工人俱乐部的灯火,如同一束束强光,穿透历史的迷雾,照亮了工运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历程。外公出生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尽管家境贫寒,但工会组织的工人夜校如同一座灯塔,为他指引了方向。

在夜校里,外公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更接触到了先进思想,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工会组织始终关心着像外公这样的乡村教师,定期送来的教学资料、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让外公得以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在工会的帮助下,外公逐渐成长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他常说:“是工会给了我站在讲台上的机会。”这份对工会的恩情,成为他教育生涯中不竭的动力。

二、劳模精神匠心传承:工会助力点亮学子希望之光

《中国劳模》记录的百位楷模令人钦佩,他们既是技术革新的先锋,更是知识传递的纽带。细数教育界的劳模,从古至今,孔子、陶行知、蔡元培、竺可桢等皆是楷模,但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张桂梅校长,她用平凡之躯,为山区女孩们撑起了希望的蓝天,我为张桂梅那无私奉献、倾情教育、信仰如炬的精神所折服。

之所以对张桂梅校长的事迹这么感慨,源于记忆中,外婆一次次地倾诉。外婆的命运与外公截然不同,外婆曾经成绩很好,考上了师范学校,但由于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等因素,外婆没有机会继续上学。她说,放弃师范学校的那一刻,她坐在夜色中,整整哭了三个小时。后来,外婆嫁给了当老师的外公,抚育五个孩子长大。我想,如果外婆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遇到一些像张校长这样的模范,外婆肯定会有机会读完自己心仪的师范学校,过自己喜欢的人生。

幸运的是,外婆的遗憾在我这一代得到了弥补。2012年,还是大学生的我回到家乡山区支教,目睹了乡村教育的困境:有的孩子每天往返2小时山路求学,有的家庭因贫困险些让孩子辍学。我们的支教队队长曾是苏州工业园区爱心项目的受助者,在支教过程中,我们筛选了一批贫困家庭,当地工会组织联合苏州工业园区工会向他们伸出了援手,发起“春晖助学”行动,为贫困家庭孩子提供学费、生活费和文具,并承诺资助孩子完成学业。更令我感动的是,还建立了“助学-就业”闭环机制:为受助学生提供寒暑假实习岗位,毕业后优先推荐至园区企业就业。那一刻,我们支教队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孩子们眼中也燃起了希望的光芒。我想,这就是传承的力量。

三、教育薪火代代相传:工会照耀三代人的时代答卷

时光流转,在外公外婆的影响下,我们家的教师队伍逐渐庞大,舅妈、小姨、表姐也加入了这个行业。大学毕业后,我如愿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工会组织的一场场活动都温暖着我的心,逢年过节的慰问让我一个从省外漂泊而来的人,内心有了归属。

从外公到舅妈、小姨,再到表姐和我,三代人走过了不同的教育历程,但始终与工会组织紧密相连。外公在工会的关怀下,成为了一名扎根乡村的优秀教师,用半生粉笔染白双鬓,为山里的孩子点亮知识的星光;小姨和舅妈在工会的各项关怀活动中,从青涩毕业生蜕变为市级骨干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而我和表姐在工会组织关怀下,成长为一名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的青年教师,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四、职工之家温暖相伴:工会情谊共筑教师幸福港

如今,我所在的学校工会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处处洋溢着“职工之家”的温馨与关怀。工会采取了各项政策保障教师权益,为老师们制定了定期健康关怀计划,通过组织年度体检、身体健康讲座等形式关注教师身心健康;打造“心灵之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心理健康培训;不时举办体育比赛、开展文艺项目等丰富教师精神文化生活;开展慰问活动,关注困难教师生活困境。柳州市总工会还为我们青年教师搭建了各种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我们能够不断成长,发挥所长,我就曾有幸参加过工会组织的朗诵比赛并获得荣誉,工会也会为我们青年教师组织一些交友活动,让我们能结识更多的朋友,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工会如灯塔,照亮教育之路;似港湾,给予心灵慰藉。从外公的教师梦,到我的成长经历,再到“职工之家”的温暖,彰显了工会精神薪火相传,意义深远,愿我们能砥砺前行,共筑辉煌!

(单位:柳州市岩村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