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市职工读书征文选登】车轮流转的工运时光

来源: 桂工网  |   发布日期: 2025-07-15 18:25    |  作者: 曹艺莎

 翻开《中国工人运动史》,那些惊心动魄的罢工斗争与可歌可泣的先锋面孔如潮水般涌来。当我将目光从书本转向窗外,那繁忙有序的车场——一辆辆公交车虽然安静停驻,却时刻等待着下一次出发。我心里忽然生出一种感觉,这些公交车犹如另一种脉动,正沿着城市纵横的交通脉络悄然奔流。那藏在车轮里的工运故事,如同涓涓细流,无声滋润着我的心田。
  初入公司,我坐在明亮的办公室里,还未能与工会有所接触。后来,公司工会交给我一项任务——为即将退休的自治区劳动模范、公司职工贾学秀策划制作退休纪念视频。在深入采访和素材整理的过程中,我才真正感受到工会“娘家人”的职责和使命。这位女劳模的故事令人动容:她自费在车厢里设置“爱心座垫”和便民药箱,二十余年如一日为老弱乘客备伞;乘客们亲切地称她为“盲人的眼睛、残疾人的拐杖”。她的行动,无言地诉说着责任在肩的千钧之重。她的种种行为犹如一束光,瞬间照亮了书本上的理论,在我心中烙下“劳动最光荣”的滚烫印记。
  作为宣传干事,一次,我受工会干事委托,一同深入几位困难职工家中,协助收集申请帮扶所需的图片材料。推开他们的家门,眼前的景象让我深受触动:一位老师傅家中斑驳的墙壁上贴满了孩子的奖状,那是平凡生活里的一道充满希望的亮光;另一位大姐的床头堆积的药盒似乎在无声诉说着生活的不易。他们不善言辞,甚至有些局促地配合着拍照,但那沉默中透出的坚韧,比任何呐喊都更加沉重地撞击着我的心房。当看到工会干事细致地记录需求、轻声安慰,并将适合他们的帮扶政策进行详细解读,令他们眼中燃起希望时,我豁然明白:工会的关怀正如春雨,细致入微地渗透进劳动者的生活。
  在职工书屋的满室墨香里,我也得到了新的启迪。当读到瞿秋白“只有实际工作中可以学习,只有实际生活能教训人,只有实际生活能产生社会思想”的箴言时,它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我初入职场的迷茫。宣传岗位,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实际工作”?我开始主动拥抱基层——我会在公交场站捕捉那些辛劳的身影,在维修车间记录下沾满油污却无比专注的面孔。每一次深入采访,我都会用文字或照片、视频记录下他们真实鲜活的故事。我发现,文字不再是悬浮的符号,它能扎根于泥土,展现劳动者最本真的力量。
  当我随车穿梭于柳州的大街小巷,窗外掠过柳钢的巍峨厂房与柳工的崭新园区。滚滚车轮,承载的不仅是南来北往的乘客,更是一个流动的时代见证:从百年前工运先驱们为生存权利发出的第一声呐喊,到今天工会组织赋予劳动者的尊严与梦想——工运精神从未止步,它以城市为纸,以汗水为墨,在时代的车轮上书写着不断延伸的壮阔史诗。
  合上书本,我又看见窗外车场里公交车引擎低鸣,蓄势待发。身为青年一代,我何其有幸立于这百年工运的深厚根基之上。在前方的路上,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铆钉,以滚烫的文字为锤,将百年工运的磅礴伟力铆进新时代的钢铁骨架中。让我们所有奋斗者同乘这一辆开往春天的人民公交,在车轮与大地的亲吻声里,载着千万人的梦想与荣光,向着中国式现代化柳州实践的辽阔地平线,坚定驶去——那被工运精神照亮的未来,正随晨曦一同磅礴升起。
  (作者单位:柳州恒达巴士股份有限公司)